粮温正常,局部粮食水分过高。由于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,加之新建仓房的堆粮线高,仓容量大,使外温对储粮中心部位的粮温影响很小。在夏季人库的新粮中,就会形成一个储粮热心,如果在粮食入库过程中混入高水分粮或仓房渗水等,均会引起局部粮食水分偏高,产生局部发热现象。这种发热又分由霉菌引起的储粮发热和害虫引起的储粮发热,都对储粮的安全形成较大威胁。
粮食水分正常,粮温较高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天气干燥、气温较高季节入库的粮食中,虽然人库后及时进行熏蒸处理,入冬后进行自然降温,但没有进行机械通风降温,中下部粮温一般在24~26℃,高达28℃。由于温差作用,粮堆内发生湿热扩散现象,导致储粮温湿度适合害虫的发育繁殖,在冬天仍有可能发生第2代储粮害虫,引起储粮发热。
3预防及解决对策在秋冬季节转换时,要适时打开门窗及揭除物料进行自然通风降温降水。在此期间粮堆发生结露或微生物活动引起的发热,若在粮面,采取翻倒通风的办法解决,若在中下部,则用机械通风的办法解决。对入库的高水分粮或高温粮,要适时分段进行机械通风。在10~11月份以降水为主、降温为辅,把水分降到5%;到12月份以降温为主、降水次之,将粮温降至15~18℃;到翌年1月份以降温为主,把粮温降到10℃以下。
粮粒的大小、形状、表面光滑成度、容量、杂质含量都对粮食的散落性有影响。粒大、饱满、圆型粒状、比重大、表面光滑、杂质少的粮食散落性好,反之则散落性差。不同粮食之间,上述外观特征明显不同,因此,具有不同的散落特性。表中给出了主要粮种静止角的大小。表中所示,大豆粒大、呈圆型、表面光滑,其散落性比粒形较小、表面粗糙的稻谷好的多。
您好,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